would you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us?
想要进一步了解我们吗?
“联姻”房产,预医到家和绿地集团共建智慧社区【亿欧网报道】
发表于:2016-07-28

[ 亿欧导读 ] 慢病服务有着较强的区域性,也有着迫切的落地需求;房地产商在区域中有着较好的资源,又有着转型的意愿,两者十分容易一拍即合。


28日下午,预医到家携手绿地集团举办“预医到家,家到御徽”的联合启动仪式,预医到家将与绿地集团一起打造基于社区的家庭医生计划,亿欧受邀参加。

当大健康的概念一再被提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关注健康管理这个领域,预医到家的CEO陈飞便是其中之一。2015年12月,预医到家获得了某上市公司股东个人投资的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据预医到家CEO陈飞介绍,健康管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为25%,美国的慢性病的发病率可达40%,高于中国;但是我国慢性病发病后的死亡率高达86.6%,美国慢性病患者发病后的死亡率仅为48%,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美国有着相对完善的慢病管理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制度。

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76708亿元,而国家卫生医疗费用的支出为40587.7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0%,其中慢性病的费用占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约70%。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许多的创业者前赴后继涌入慢性病管理的行业,2015年也被认为是慢病管理井喷的一年,然而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捧着概念的企业如何落地成为了行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

与此同时,传统企业也频频在大健康领域发力,药企建立云医院、器械企业涉足健康险等屡见不鲜,而移动医疗企业与房地产商的合作此前亦有过先例。2015年6月恒大地产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在广州建立了首个“互联网+”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之后也频频在社区家庭健康管理领域发力。此次预医到家与绿地集团联合发布要共建智慧社区,旨在通过在社区中嵌入健康管理服务提高用户的管理意识。

预医到家在绿地集团旗下某社区嵌入健康管理的服务,对绿地集团而言:①增加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用户舒适度;②有助于绿地集团社区建设的探索;③促进绿地集团的多样化转型。

预医到家而言,此次合作可以:①帮助其和用户紧密联系,有助于其模式实现落地;②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推广成本;③为之后建立健康管理诊所做铺垫。

之前的采访中陈飞曾告诉亿欧,预医到家要做家庭健康管理生态链,想通过和社区联动来促进生态链的建立。此次陈飞坦言,团队在运行的过程中曾遇到一些瓶颈,单点式突破签约的效果并不如预期,此次和绿地集团进行合作是一次更高效的尝试。

陈飞此前曾有过统建大型三甲医院的经验,在参与筹建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移动医疗存在的许多痛点,也正是这些痛点催生了一大批移动医疗企业:用户挂号排队难催生微医;用户想要远程找医生催生春雨;用户挂上号见到医生,医生又让去做检查,于是催生了迪安诊断;用户做完检验要做手术却没有床位催生了无忧手术;手术后需要复诊、回访催生了青苹果健康……而预医到家要解决的是在家庭中关注用户的健康数据,为了健康也好,为了增进沟通也罢,家是我们每个人都摆不脱的牵绊。

然而,从智能硬件切入健康管理市场的竞争厮杀惨烈。陈飞认为,移动医疗的突破点一定是在服务,目前智慧社区嵌入的服务仅为平台本身提供的相关服务,通过APP和智能硬件收集数据、以医生群体签约用户群体的方式来实现用户的健康管理,未来不排除建立或者联合建立高端私人社区诊所来优化服务体验,可类比国外的高端连锁社区诊所在未来会是一大趋势。

总的来说,慢病服务有着较强的区域性,也有着迫切的落地需求;房地产商在区域中有着较好的资源,又有着转型的意愿,两者十分容易一拍即合,移动医疗和房地产商的“联姻”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